
關於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有很多,有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相當擬人化的演出,動物間具有個性與語氣的變化,就像個小小社會一般。像是"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說"、"貓狗大戰"等等。而有的時候動物本身雖然是主角,但大多是圍繞在其週遭的"人"發生的事情,就像"我家也有貝多芬"或"靈犬萊西"、"冰狗任務"等等。
至於本片,號召的點有兩個:
1.註明童書改編:這是一個不同故事間發生友情以及互助的故事,在下我本身也讀過九歌讀物版-當時翻譯為"神豬妙網",當中對於農場的描繪,動物之間的性情以及發生的事情有相當的描繪。本片挾帶著此書的威名,寄望帶給大家一個真實版的可愛小豬,再撈一次錢。小豬本身的可愛(造型、聲音)是成功的,但是對於書中最珍貴的動物間描繪、友情的描寫、農莊風光等等真可以說是一榻糊塗。
2.小童星達柯塔芬妮:演出許多的電影,具有高深的演技以及伶俐可愛的大眼睛,本片中的她被塑造成一名可愛天真的女孩,從海報劇照看來似乎跟小豬間有深刻的感情,但事實上不僅於片中被模糊焦點,演技詮釋得又過力了些,造成了"並不單純可愛的小大人"形象,而與動物與小豬的感情匆匆地於前十五分鐘即交代完畢,何來深刻?更不用說那個雞肋的"與動物對話能力"設定。
類似這樣童書改編作品,照理說都會在戲前戲後有個著名的旁白,產生引導觀眾進入故事,或者收尾之功效。舉凡"水中的女人"、"AI人工智慧"這類現代大人童話中也如此使用。而"巧克力冒險工廠"中的旁白也具有此功效,基本上旁白不能夠有過於主觀的意識,也不能對於劇中的人事物有太多評斷,更不用說還產生一連串的諄諄教誨了。
此書的旁白正是如此,一開始相當沒用地說一個平凡的小鎮、平凡的村莊、平凡的人們馬上要遭遇到一串不平凡的改變,就將觀眾的好奇心引導至一個莫名的方向。(一隻蜘蛛織了網,所以帶動平凡小鎮的復甦!?)
究竟這個事件能夠為這麼多人帶來改變嗎?既然是動物間發生的事情,那麼又能改變人類一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