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劇情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此片看到一半時,除了對於現實生活中交錯的荒謬感到驚悚又好笑外,我想到了之前看的一本小說。

小說名為"熱帶魚",作者是吉田修一,他在該書的封面寫著"想哭又想笑的生活",令我感觸很深。本片則完全可以套用此句話,看著這些女人對於生活帶給她們的遭遇,絕對讓觀者想哭又想笑,不禁讚嘆"這的的確確就是生活,而默默地承受這些遭遇的女人哪,可真不簡單。"

本部片從一開始看來分散的段落線索,藉由事件-蕾木妲的丈夫以及阿姨之死,慢慢匯集,引導觀眾慢慢從中整理出思緒。儘管看來都是很日常的對白與生活事件,但經由生活中的荒謬奇想情節穿針引線,例如:死去的母親復生,極力掩蓋丈夫的屍體等等,讓大家就像經歷了一次充滿驚奇又波折起伏的肥皂劇人生。

而與一般故事讓人最感不同的,是裡面的主角清一色是女性。一般面對著這些個荒謬起伏的人生,男性主角們總會有"向上、努力、冒險、抗鬥"等的不平凡遭遇;而這些女性則默默地將這些個遭遇吞進自己的體內、心中,夾帶著這些個不堪回首卻又沉重的秘密心事,若無其事而繼續堅強度日。

這也是本部片最讓人動容之處-一群在生活中懷著各自沉重秘密的女人們,那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玩美女人 Volver

導演: 培卓阿莫多瓦
編劇: 培卓阿莫多瓦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人街,movie,chinatown



在我閱讀"電影劇本寫作"這本教學書的時候,書裡常常會舉一些實際的電影劇本範例,以幫助閱讀者更了解怎麼利用劇本文字營造一種張力與場面。

其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唐人街"這部電影,不只被引用在書中的一個橋段,而是幾乎一個章節。當中對其劇情營造與懸疑之高有相當好的評價。也促成了姚子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斷尋覓這部片的DVD,無奈怎麼找都找不著。

幸虧最近Apple的iTunes Store電影聯盟加入了派拉蒙,也連帶地加入了許多電影,而唐人街就是其中的一部,也讓我終於得以合法購買了這部經典影片。


很少有一部片打巴掌的場面不狗血老套卻又充滿懸疑的,但當中光看傑克尼柯遜不斷地打著費唐娜薇,要她開口說實話的場景,的確相當具有戲劇張力卻讓人吃驚。


"她是你的誰?(打巴掌)"

"我妹妹。"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當我稍微煩惱了最近要看的'空中監獄"以及"絕地任務"的導演風格該如何比較分析時,赫然在剛才查詢時發現原來此片的導演-賽門魏斯特竟然就是"空中監獄"的導演,正是不巧不成書,全都串在一起啦XD。

不過話說回來,本部片可說是嚴肅得讓人不由得想立正站好,稍息敬禮。(剛好也要服兵役啦,見習一下)

首先先來欣賞一下電影的海報,由於我不大喜歡屈伏塔兄穿戴軍帽敬禮的模樣,因此找來這個看起來較為"動作火爆"感覺的對岸版本。片中的名字也由直譯的"將軍的女兒"轉成"西點揭密"。附帶一提,西點就是著名的美國軍事學校。

但其實本部片一點也不動作,一點也不火爆,雖然有爆炸,雖然有屈服塔兄努力拚命的橋段,但實為探討女大兵於男性充斥的軍事社會如何被看待的問題。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某部漫畫當中,有兩個厲害的小孩角色,一個叫做"悟天"、一個叫做"特南克斯"。(相信大家應該不陌生XD)

他們兩個小鬼頭若論各自的能力,那絕對不在話下,發氣功,舞空術,相當厲害。但如果這兩個人使用了"合體術",成為了"悟天克斯",那麼威力可不是單純的二人威力相加而已,而是到達了甚至加乘的境界。

兩個獨立的個體,卻因為“合體“,而助長了彼此的威力。這很應合今天要講的主題-Rocky。

"超人再起"一片出來時,多少從前只聽過超人而沒看過超人的朋友聞風而至,爭相目睹這個暌違好幾年的英雄。但招致的評語不外乎是"超人好帥"、"故事好爛"、"反派很呆"之類的評語。殊不曉得超人再起喚醒了多少曾經是小孩的超人迷內心的一把火。

只看單集超人再起,就好像只有一個人的悟天或者特南克斯,雖然厲害,但不特別,沒有共鳴,沒有頂天立地的力量。可是如果加上"超人第一集",那麼就好像這二人合體一般,增長了超人第一集的經典懷念味道,也加強了超人再起重現經典的用心。

初看完洛基第一集的我,心裡對於前半段攏長的冷笑話弱智史特龍,實在只有苦笑的份,而對於後半段區區20分鐘的拳擊比賽也覺得交代不清。不管怎麼看,都覺得只有幾個橋段稱得上激勵人心罷了。

第二天,看完了洛基第六集,我瞬間了解了這一切的意義與呼應,所有第一集的橋段都因為本片的回憶而顯得更加深刻而值得回味,而本片也因為看過了第一集而能對當中老去的洛基所說的話、所作的表情而有更深的體會。

於是不管是超人也好,洛基也罷,這種意味著"合體技"的電影,都是強烈推薦兩片一起觀看再來感受的。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究竟穿著普拉達的惡魔有什麼魅力,讓很多上班族女性意論紛紛,看完的說有感觸,還沒看的說自己好想看,這個道理我一直參不透,就連Prada究竟是什麼之前也沒有好好研究。

於是上映前後這部片炒紅了三個領域,電影、小說,以及Prada這個品牌。

時裝、時尚、設計業界,往往搶先時效,考驗眼光,本部片本著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的精神,在其中穿插著多樣化的時尚精品服飾,加以流行的電子節奏時尚樂,儼然就構成了一副時代尖端圖。

風格締造完成,音樂也打造成功,接下來就看劇情如何說明,以及人物關係如何巧妙地穿針。

本來聽說這是一部了解上班族艱辛以及取捨的片,私生活跟工作理應無法兼顧,於是如何選擇是這裡的最大課題,當大家隨著本片的劇情跟隨著女主角的一路努力成長,一路平步青雲的同時,也可以看到她慢慢失去的東西,很巧,就像在給惡魔締造交易一樣。

給予對方甜蜜順口的果實,讓對方慢慢地得到財富、服裝、名氣、人脈的同時,也損失了某部分的服裝(自己本來愛穿的)、人脈(在朋友心中的)。到最後,才發現原來不知不覺著了惡魔的道,有人發現後依舊沉陷其中,有人則及時省悟。


這是電影要我們認為的,要我們覺得已經中惡魔毒的梅莉史翠普成為了新的惡魔,好好地拉著安海瑟薇一步一步地走進這個時尚的誘惑惡魔圈。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movies,影評, The Illusionist

一齣電影並不僅只要把劇情以觀眾能接受的方式娓娓道來,它必定要隱藏著某種核心,循循善誘(用在這裡好像不太對XD)地引導觀眾,讓觀眾像是追著紅蘿蔔的驢子,一步一步地前進。

除了能好好控制節奏跟篇幅,走向一貫風格的導演外,能帶著深度演出的演員,講究考究符合味道的服裝,還有迷離帶著夢幻的攝影技巧,這才能夠呈現出一部經典好片。

本片除了使用古老的攝影技術,讓畫面呈現古老奇幻霧化的效果,全景到布拉格拍攝,整部片的風格相當魔幻漂亮,帶著些許的(諾頓式的)陰沉,卻由於風格與角色表現而顯現如童話般的色彩。而其實有點喪氣的是,儘管結局讓人稍微驚艷,但整體的敘事架構也如童話一般淺薄而深度不足。

很多人拿這一片與頂尖對決較量,事實上頂尖對決是可怕的陰暗人性探討片,魔術代表著人性爭名的掩蓋手法;而本片魔幻至尊則是奇術師與女爵相戀,穿插許多表演以及玄虛奇幻的場面。魔術是本片的象徵,代表著魔術師行事的本質(雖然最後很像招靈大法= =b)。





魔術本身並不精采,而是操弄魔術,擺弄觀眾的人的居心如何,利用這些手法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才叫人惦記著猜疑著。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跨了2006-2007,不曉得怎麼地異常不順,這一次已經是我重寫的第三次。

前陣子談過被大家臭罵的神鬼無間,這次回溯馬丁史柯西斯的著名舊作-紐約黑幫。

就算對歷史不屑一顧,覺得對歷史電影過敏會昏昏欲睡的觀眾,也會因為此部電影的大排場調度、鮮明性格的人物塑造、以及冷調的屠殺場面感到些許興味。

開頭的五分鐘就動用了一首愛爾蘭曲調來鋪陳大批人馬-死兔幫準備火拼的蓄勢待發。隨著節奏的起伏,熱血逐漸被這些鬥士激起,彷彿帶著神所交付的重任出征一般。

接著神父瓦倫(連恩尼遜 飾)停了下來,以一個人十塊錢顧了守在門口的門將,門將點頭答應,開門。音樂止息,外面一片雪白。

所有聲音靜止,只有兩批人馬的對峙,在互相對看的氣勢中,緊張感像是被拉緊的弦一般越拉越緊。瞬間氣氛的轉換並沒有一點突兀,取而代之的是觀眾也跟著屏息凝神,隨著兩個將領的叫陣,弦終於拉至極限-解放。

鬥爭場片也不含糊,廝殺,嘶咬耳朵,骨折斷手噴血等,的確充滿著殘酷寫實的"冷"風格。

本片的各個場景營造得非常動人,鏡頭、氣氛醞釀都很足夠,但...,全部拼湊在一起則顯得頭重腳輕,劇情重點不明,人物關係錯綜矛盾,使得氣勢頓時減弱了不少。顯得相當可惜。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看"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嗎?善用華麗氛圍包裝夢幻故事的另類導演-中島哲也,除了展現獨創一格的風格外,對於日本的電影而言也是一大突破。

而這位本來從事廣告工作的導演,第一步一鳴驚人的作品即是本片-下妻物語。

究竟本部片在說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個鄉小小姑娘,找到愛與勇氣的故事。

一句話就說完的簡單鄉村故事,究竟有什麼神奇獨特的地方呢?

首先大量採用誇張方式的演出,就給人相當耳目一新;再來就是清新少女偶像的魅力,儘管深田恭子不管怎麼說實際年齡都已經超級老了,但竟然還是可以以嬰兒臉孔加上蘿莉裝扮,在裡面扮演高中生。加上土屋安娜這個混寫模特兒的加持,穿插的奇妙動畫卡通,構成了本片的各種華麗要素。

一開始還以為,這是一齣關於少婦的電影(>////下妻物語 Kamikaze Girls

        
導 演: 中島哲也
演 員: 深田恭子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我要先澄清,我於看這部片之前,早已經熟知這部片被罵得多爛,所以我決定要捨棄成見,不將本部片與無間道做比較。

不將無間道拿來相比,自然就要看本部片本身的表現了,無論是編劇、演員、台詞與風格方面。

先不論以上那些表現如何,本部片在觀看時,一直給我坐立難安的感受。讓我很想中斷而奪門而出。


為何會如此呢?先扣除掉我因為晚飯沒吃而血糖有些低外的狀況,我總覺得本片有某些卡卡的地方,讓我看得很痛苦。

事實上無間道一開始看我也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是我太冷感了嗎@@)一直到看第二遍時才些微有些體會。

但不論怎麼樣,無間道都讓我看得愉快精彩,完全沒有如看神鬼無間那種如坐針氈的感覺。而在最後殺人的場景中,竟讓觀眾(不是我)笑出聲音來。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多少人失業而鋌而走險?

有多少人因為沒了工作貧窮而開始做出犯法的事情?

我愛上流就是一部關於這樣的影片,用諷刺方式來講述小老百姓被犧牲的悲哀。

咳...等等,雖然我還挺喜歡這部片的,但今天可不是來講我愛上流,而是"幸福黃色電影"。在我看來,本部片的包裝方式,儘管風格色調劇情上都跟金凱瑞的這部搞笑片扯不上關係,但同為小人物的某種悲哀卻仍舊能讓人感受。

本片改編於真人真事,講述一位西班牙職員,由於面臨貧窮危機,轉為幫公司拍攝販賣至國外的"性教育影片"的故事。

片中的主角,當然就是他跟他老婆囉。只是男的胖,女的也不算美,本片的賣點究竟是什麼呢?

說實在話本部片並沒有非常嚴謹所謂起承轉合的劇情,有點像是某段時間的紀錄片,記錄著主角與太太因為拍攝影片的影響與過程。

但是這樣特殊傳奇的人生理應要見識一下,本部片的誕生的確滿足人們對於拍攝AV的某種想像,而同時間,劇情又更深入演員的內心與生活-也就是小老百姓為了錢而開始拍攝的動機,以及同時間帶來家庭富裕(這跟我愛上流中因為偷竊而致富的夫妻是不是有點像呢?)卻解決不了的生子問題。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件事情我必須要先解釋"萌"的意思。這個字詞是從日本來的,表示

根據Google查詢"萌是什麼意思"後得到幾種解釋:

1.臉紅心跳、著迷。例︰我很萌詩織->我很迷詩織

2.讓人著迷,死心塌地地心兒怦怦。例:妙麗萌到我了->妙麗讓我著迷了

3.以前日文有燃え這個字,表示燃燒,點燃心中一把火之意,但以前有人打字打錯了,打成萌え,這兩個發音都叫做moe,於是就成就了萌這個字了。

4.大多是用在蘿莉(大概是十二歲以下的小女孩)身上,或者是青少年也可以。如果說你被陳美鳳阿姨萌到了,聽起來會覺得很奇怪。

5.總結就是,萌這個字就是某種心情,而這種心情就是當"大哥哥"或者"叔叔"被小女孩撒嬌,依賴、耍賴、任性的時候,才可能體會出來的某種愛惜疼愛感。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貪污事件,總是首長需要下台負責的話。那麼一部電影的爛與難看,就是導演要負責任了。

儘管有人不喜歡漫畫的不合情理,但電影的風格卻又將此電影的人物更加矮化平板幼稚,比漫畫還更加愚蠢。而我也要說,面對這一切讓人搖頭的畫面,導演要負很大的責任!!

死亡筆記本?我看到的是死亡比誰笨!= =

請原諒我稍微激動了一些,儘管後面第二部已經有點稍微厭倦所以沒有繼續閱讀,但前頭還算喜歡的我實在不太有辦法看到這樣的成品;作為一部電影,以及作為一部改編電影亦是。


死亡筆記本 Death Note


導 演: 金子修介
編劇: 大石哲也
演 員: 藤原龍也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事實上看這種沈重的片都會覺得有點遲疑。

就好像玩厚重型的RPG,有時候會連開機都會有點退縮。

繼"以父之名"後沒多久又遇到同樣編劇的本片,果然興起了這種"想看又怕累"的感受。



盧安達也是需要歷史考證的真實事件。裡面的主角為飯店經理,利用自己的方法拯救了上千名的非洲難民,免於他們受到種族屠殺迫害。

在非洲盧安達境內大屠殺的同時,全世界竟然只救自己的公民,但卻不阻止這場大屠殺。1994年的時候我們究竟在做什麼呢?約莫是民國83年,我才12歲,完全不曉得世界上發生的這檔事情。

雖然1989的天安門事件我卻記憶深刻,為期50天的天安門事件,已經夠讓人傷痛,何況100天死了100萬人的盧安達屠殺。

本片依舊平靜敘事,絕不煽情,意圖掀起某種種族情緒。由於歷史就是歷史,也沒有所謂的對錯問題。本片很忠實地呈現當時事件的過程,保羅如何利用飯店救助其他人民。此片IMDB8.5/10相當高分。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片是早有耳聞但今日才有幸觀賞的經典好片。

IMDB給了7.8/10的高分。

除此之外本片也拿到了柏林影展金熊獎,義大利電影獎最佳外語,並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是怎麼樣讓這部片如此動容?我想有幾個要素可以引起很大的共鳴:

1.此事件為真實事件改編,為英國著名的冤獄事件。蓋瑞康龍與約瑟康龍因為著名的"基爾福四人組"事件而被判刑入獄。(本片焦點,但被判刑的人多達十幾人)

從12世紀中葉英國入侵,1801年愛爾蘭入英版圖到1949年英國承認愛爾蘭獨立,今日這兩國關係依舊緊張。1919年宣佈組臨時政府共2000人的愛爾蘭共和國,目的是反英鬥爭和解放土地問題。而英軍與共和軍當時的紛爭也造就了本片的背景。

不就像是往昔的共產恐怖與麥卡錫主義嗎?共和軍在英國產生多次恐怖行動,爆炸案件頻發;而警察也在那時因為一起爆炸案而起訴了毫無關係的四名青年與主角的家人們。這個可怕的黑暗事件,成為了本片的開頭故事。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有在注意看嗎?"

不只魔術師會對觀眾這麼說,我想導演也會對觀眾這麼說道。


觀眾進入電影院,一賭光彩眩目,明知是虛幻偽裝的秀;正如那些觀看魔術表演的觀眾,儘管知道這就是戲法,充滿某種祕密,但他們不在乎,他們只想看到令他們驚奇的事物,並且大聲讚嘆、喝采。

本片依舊充滿諾蘭一貫的冷調與驚悚的元素,將魔術師表面上的光彩,與舞台下的現實與殘酷毫不保留地一一呈現。

其實電影不也如此?導演、編劇、演員、燈光師、攝影指導們一一賣力呈現,只為了營造出境頭裡的真實,把觀眾唬得團團轉,一切就只為了那些觀眾看完後眼光充滿神采地鼓掌。但螢幕下,拍攝時,哪一項不是殘酷呢?演員間的角逐,導演取景與攝影師的妥協,也許也承受到製片的壓力。

於是,一場預告片如此華麗,讓人眩目玩味。爭相想要購票一賭本片風采的觀眾,是否也帶有某些想要觀賞魔術表演,帶著放鬆娛樂的幾分心情呢?可惜導演並沒有如你所願,他讓你看到奇幻,但同樣,他也讓你看見現實。


小男孩看見魔術師表演鳥籠消失的把戲,一直哭鬧著說魔術師在把鳥籠壓扁的時刻犧牲了一隻鳥,之後變出來的是另外一隻。小男孩想要看到精彩的魔術,不是現實殘酷的當眾殺生。換言之,前來觀賞這場電影的觀眾,是不是也有可能受到突如其來的,有如小男孩受到的驚嚇呢?因為導演讓我們看到了不如預告片那麼光鮮的魔術對決,而是魔術舞台下的互相較勁,偷拐搶騙的伎倆,充滿了黑暗與殘酷。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奈導奈導,你的功力怎麼那麼大?

自從拍了著名電影"靈異第六感"以來,這名印度籍的導演即一躍成名。

之後的"陰森林"儘管好像有人贛聲連連,但也有人推薦說不錯看!?


這部片趁著高雄和春上映,進去使用大螢幕一賭為快,之後推薦友人,便又陪他再看一次= =+,此時欣賞的是杜可風的運逕與構圖,的確夠美。

於是靜謐的氣氛,優美的鋼琴曲調勾起人內心的幽幽童心,轉而的驚悚音樂卻讓我們想起晚上睡不著的夢魘。

此片IMDB6.3/10,儘管低分,但我真的很想推薦。

水中的女人 Lady in the Water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以前的美國電視節目,最晚撥到何時?

至少我們可以從這部電影得知CBS電視台"撥到晚上十一點"。

而在"目擊現場"節目(See it now)快結束時,我們就可以聽到這美妙的、帶點嚴肅的告別詞。


93分鐘,是這部電影的長度,但事實上是87分鐘(不含片尾字幕)。只能說實在是節奏明快有力,呈現如雷射般專注的精神,講一個時間區段發生的一件事。如是而已。


獨立製片的艱辛,採用黑白片的用意無論是無奈與特意(?),搭配50年代的爵士風味。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來跑,遲早要還"

這一點在教父3的確是中心思想。在當中其實對於人物的描寫沒有我想的那麼豐富,但號稱完結的本部作品也已水準之上。

此部影片為1990年代,我相信當時應該還是有入圍奧斯卡吧?可惜1990年份被"與狼共舞"所取得,而1991年份則是我最愛的"沈默的羔羊"獨得最佳影片。


假如part1為前部鋪陳,part2為中間主軸,那麼本part3就是結局收尾。


若是一口氣看完三部,那麼這第三部曲的結尾稍嫌無力了一些,儘管畫面張力十足,但主角麥可年老的下場實在交代太簡略。意味深長一直是教父最後鏡頭的代表,沒想到最應該在最後好好交代或者讓意味繼續深長的時候,卻似乎硬生生地斷去了。


最後的結尾不夠力似乎就讓人帶了那麼點遺憾,就好像麥克柯里昂的一生讓人感到遺憾一般。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儘管現在很多電影都是美台同步上映,但其實很多科技台灣永遠跟不上美國的腳步。你看光是蘋果電腦的各種商品都美台不同步,DVD發行日期也是北美早發個兩三個月。

看完這部電影,你才會明瞭原來:台灣媒體工作者的角度也比美國晚了個幾年。因此我們現在正在見證這亂象。

早在1997年就拍出的好片-危機最前線。講述的很單純就是媒體的故事。


危機?哪有什麼危機?請看最厲害的炒作、最聳動的標題、最驚世駭俗的報導、踩死人家院子裡的花朵不償命的記者、捏造事實卻習以為常只為收視率的冷血電視台工作人員等等。

姑且看看前陣子阿民封殺媒體事件,到現在的貪腐,爆料。

爆料?五年前哪有什麼爆料這個詞?狗仔跟拍?壹週刊出來之前哪有什麼跟拍?我只能說病了,不僅是製造新聞者,台灣的閱讀者被培養出新的閱讀習慣:

1.標題不聳動不看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部影片是破天荒地以續集之姿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且IMDB掌聲熱烈地給予9.0/10的殊榮的教父第二集。

本片正如本海報一般地深沈。

麥可黝黑的頭髮與瞳孔,銳利的眼神及深鎖的眉頭,代表著一種責任,牢牢地背附在他身上。


本片步調承重至極,但好在有另一步調之調劑;那就是維多.柯里昂發跡的故事片段。

以蒙太奇的手法,整部電影呈現出黑與黃的色調感。

黑:沈重、憂鬱。單一。

黃:溫暖、懷舊。溫情。

khp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